北三环联想桥东南角,在城市楼宇中,有一片试验田。每年芒种一过,黄澄澄的麦穗便夹杂着特有的谷物香气,令行人驻足。这块麦田,约150亩,隶属农科院。因其难得的地理位置,号称“最贵麦田地”。
6月12日,几名工人正在地里忙着收割,将机器分离的谷物打包装入车内。这片地里的收割分为人工和机器运作。一般而言,他们会在清晨趁着麦子还带着露珠的湿度,将每一个代码下的不同麦穗,挑选最好的连根拔起进行采样。而其余的麦穗,就采用机器式的大面积切割即可。
这片供课题研究的试验田,其历史要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前。据了解,“这些田地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之前,是大钟寺的庙产。1938年,当时的“中央农事试验场”收购觉生寺(大钟寺)土地200多亩辟为试验农田。1941年,“中央农事试验场”已经更名为“华北农事试验场”,再次从大钟寺的管理者手里收购一部分土地。解放后,这些科学试验田归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成为农业试验田。”
摄影师走访发现,尽管农田用铁栅栏全部围起,且有宣传版悬挂,但依旧难抵行人好奇的眼光。不少路人即便骑着车,也会停下来,一探究竟。
6月6日,雨天。看守农田的大姐站在门房前,掀开胶帘查看天气情况。据其介绍,她与老伴来自河南驻马店,守望这片农田已有15年。此刻正值小麦的收割季,雨水天气使他们暂缓了今日的工作。
守望麦田,也使得大姐将整个“家”全部搬到了农田的门卫处,生活的衣食住行都在这片土地上。空闲时间,她会陪伴孙子。其表示,现在6月份成熟的麦子是去年十月份种植的。她也常感叹:“现在很多城里人,说起麦子都不知道究竟长啥样?这片长在城里的农地,正好让他们瞧见瞧见。”
时值盛夏,常常可以看见科研工作人员身处农田内,用纸笔认真记录麦田的生长周期。据看守大姐介绍,做科研工作特别苦,甚至半夜里都有农科院的学生趴在地上打着手电筒查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据其得知,做科研的老专家平均年纪都是八九十岁,最大的已有104高寿,有时也会亲自下地查看。“跟田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特别不容易。”大姐感叹道。
收割工作异常辛苦,为防晒防暑,田地里的工作人员必须全副武装。即便到了收割的季节,也并不意味着试验田就能取得真正的收获。很多育种人员,终其一生,也不一定能育种成功一项品种。这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件残酷的事情,也是试验田的特殊性。
目前,试验田主要以种植小麦为主,也会有少量的玉米大豆高粱棉花。科研人员会将农作物根据其品种,进行分类,并插上记有代码的白色标签。
试验田的周围,立着“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标语。据旁边楼市房产中介介绍,这一带的楼房均价已在10万/平放米左右。然而田地里的麦穗,依旧以其独有的姿态生长并始终捍卫着这片珍贵的土地。从某种意义而言,科研无价。